顧客:行銷在意的人

顧客:行銷在意的人

【行銷在意的人是顧客】

顧客是行銷在意的人,在企業的分工中,產銷人發財,行銷部門就是面對顧客的部門,行銷在意顧客的人,所以在意顧客是誰?顧客要什麼?顧客在哪裏?如何促進顧客成交?用另外一種說法,就是瞭解顧客在意的價值、設計出顧客在意的價值(商品)、然後傳遞給顧客在意的價值。

【顧客關係的管理】

在二十世紀,當時的科技並不容易記錄留存顧客的所有資料,包含交易與對話互動資料。所以當時的行銷不斷地告知顧客,刺激顧客消費,卻很難分辨是新顧客還是舊顧客來購買,對當時的行銷人員而言,舊顧客這名詞的意義不大,因為除了直效行銷與後來資料庫行銷外,大眾傳播上的行銷無法先做分辨新顧客,更不用講顧客是第一次交易、第二次交易………、顧客沈睡了。所以不管是新舊顧客都是消費者。但現在我們可能好好地記錄我們跟顧客一切互動,所以我們可以很瞭解顧客。

現在的行銷,已經細分為獲客、養客兩個階段,畢竟獲取新顧客是維繫舊顧客的5倍的成本,更何況是20%顧客就能創造出80%的獲利,所以清楚區分顧客的貢獻是重要的。所以當顧客有了第一次的交易後,有第二次、第三次……,在這些交易中我們可以猜測出顧客的家庭、生命週期,找出再消費的規律。

【目標顧客需要清楚地定義與描繪】

大部分的企業老闆都有一種錯覺,覺得自己的產品可以賣給全世界,但事實上產品大都只能賣給特定族群,這些族群的顧客通常需要清楚定義與指認。另外一種常有的錯覺就是只要產品夠強大,自然就會有人買,但事實上是顧客不一定需要那一些功能。所以還不如一開始就好好地想清楚我們想要哪一群的顧客,這些顧客在意的功能,到底是什麼?還有顧客能接受的價格?這群顧客有多少?有沒有多到可以回收產品創新開發的成本?

行銷5.0提到了嬰兒潮世代、X世代、Y世代、Z世代、α世代,每一世代的顧客的價值觀差異很大,畢竟在不同的物質條件長大的世代,接觸的媒體,集體記憶,上一代的教育都差異極大。特別是數位原生代-α世代,一出生就有網際網路,智慧型手機所以幾乎不會出現數位障礙,但對於還存在的嬰兒潮世代,有些人就會開始無法適應,不容易上網購物。

所以行銷人員而言,持續瞭解顧客,不只要微觀地去研究顧客行為,也要宏觀地看到不同世代的差異。顧客接觸資訊的管道,顧客對品牌的看法,顧客習慣的購物方式,甚至顧客消費上的價值觀。例如精緻窮,雖然存款不多,但仍是堅持要吃好、穿好、用好。社群媒體上的網紅,也容易散播出一種美好生活的假象,隨時都能過得多彩多姿。所以行銷人員開放地心胸與視野,才能洞察出顧客種種細微的不同,而這些不同,也常常成為成功打動人心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