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,顧客忠誠是企業追求的核心目標。然而,忠誠不只限於消費者重複購買的行為,還包括他們對品牌的認同與情感連結。行銷策略需要區分兩種類型的忠誠,即態度忠誠與行為忠誠,以制定更精準的顧客關係管理(CRM)策略。本文將往下介紹這兩種忠誠的區別、它們如何影響消費習慣,以及如何針對不同產品與市場需求靈活設計行銷策略,實現顧客終身價值最大化:
內容目錄
態度忠誠與行為忠誠的區別:為何重要?
在行銷領域中,我們區分行為忠誠與態度忠誠,以更有效地理解消費者行為模式:
- 行為忠誠:指消費者因價格優惠、便利性或促銷活動而多次購買同一品牌,屬於一種習慣性行為,又稱為「習慣購買」,例如牙膏、衛生紙,有人會一直買同一牌子,只是因為習慣了,也沒特別再比較挑選其它品牌。這類顧客在有其他便宜或便利選擇時,可能輕易改變品牌。
- 態度忠誠:則代表顧客基於對品牌的認同感與信任,即使競爭品牌提供更低價格或額外優惠,他們仍願意維持與原品牌的關係。這是一種更深層的情感忠誠。
企業必須了解兩者的差異,因為行為忠誠較容易透過短期行銷活動達成,但態度忠誠則需要長期的品牌經營與服務維護。這兩種忠誠相輔相成,缺一不可。
高涉入與低涉入商品影響忠誠類型
根據消費者在購買某一項商品的投入程度,會分成涉入度的高或低,大部分的時侯,商品的價格越高,涉入程度越高,用另一種說法是考慮的時間越久。不同類型的商品影響消費者決策的方式,進而影響企業培養忠誠的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