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ies 議題趨勢

撥接到行動:網路行銷三部曲的革命之路

【逐漸被淡忘的名詞】
網路行銷逐漸被數位行銷所取代,兩者有時被視為同義詞。自2000年以來,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,從最初的刻意上網到如今的隨時連線,這十幾年間的變化顯而易見。網際網路對行銷帶來的巨大變革至今仍在持續。顧名思義,網路行銷是在網際網路上進行的行銷活動,這期間也衍生出網路廣告、網路公關和網路活動等術語,同時數位廣告、數位公關和數位活動也開始出現。

【雙向1對1的互動】
在網際網路普及前,大眾傳播(如電視、廣播、報紙和雜誌)是行銷人主要的工具,透過單向的1對多傳播,行銷人能迅速將產品訊息傳遞給消費者,讓他們前往零售店購買。這種傳播方式產生了電視廣告的排程概念,因為節目需根據時間表播出,觀眾才能準時收看,而廣告則必須安排在適當的節目時段。然而,過長的廣告時間會引發觀眾的不滿,加上同時段的廣告競爭,電視廣告的長度通常被壓縮在1分鐘以內,這使得廣告既昂貴又需迅速傳達訊息。

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,企業發現能夠擁有自己的媒體,且這個媒體可全天候運行。企業有更多機會與顧客傳遞訊息,且成本大幅降低,內容也日益豐富。可問題在於,自有媒體往往缺乏流量,顧客不會主動記住網址。此時,搜尋引擎和入口網站的協助變得至關重要。

網際網路的最大特性是雙向的1對1互動,這使得消費者不再被動接收資訊,而是能夠主動探索網路世界,按滑鼠與鍵盤尋找自己想要的信息。因此,廣告的呈現方式也隨之改變,出現在搜尋引擎中的關鍵字廣告、臉書廣告,以及電子媒體上的展示型廣告,皆可透過競價或設置上限進行計價。

推薦閱讀:節省廣告預算的秘密:經典5M模型如何讓你的每一分錢都值得

【網路行銷的演變】
網際網路的發展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:撥接階段、寬頻階段和行動寬頻階段,網路行銷的演變也同樣經歷這三個階段。在撥接階段,因為上網需要撥接,頻寬有限,速度緩慢,網站多以文字為主,像是PTT便是典型例子。儘管廣告、公關及活動公司開始嘗試在網際網路上拓展業務,但當時使用網路的人數較少,且多偏向年輕族群,加上電商尚未成熟,早期的網路行銷面臨不小的挑戰。

隨著ADSL和光纖上網技術的普及,頻寬與網速都有所提升,電商也蓬勃發展,網際行銷開始快速成長。智能手機的興起進一步加速了網路行銷的轉型。起初,手機螢幕較小且網速緩慢,手機的上網行為與桌上型電腦有所不同,因此當時稱為行動行銷。然而,隨著手機螢幕的增大和網速的提升,手機與電腦的使用方式日益相似,數位行銷的概念也因此逐漸形成。

【日益複雜的行銷】
剛開始有網路行銷時,整合行銷傳播工具的提法主要圍繞廣告、公關、直效行銷、促銷、事件行銷與網路行銷等,當時的網路行銷僅被視為行銷工具之一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網路廣告、網路行銷以及網路活動的興起,加上關鍵字廣告、SEO、臉書粉專和臉書廣告的普及,使得行銷的工具與手段變得更加多樣化。如今的行銷策略已分為線上行銷與線下行銷,網路行銷從早期的補充角色發展成了行銷的主流。

儘管有些人稱之為數位行銷,但在短短的十幾年內,行銷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這也讓許多人在處理日常行銷工作中感到困惑,無法理清現代行銷的全貌。隨著行銷手段的多樣化,從基礎的廣告到複雜的數據分析和行為追蹤,行銷人員面臨著更大的挑戰。能否將這些不同的工具整合成一個強大的行銷力量,成了行銷人員亟需面對的問題。

在這樣的環境下,行銷專業人士必須不斷學習和適應新技術,並掌握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。透過數據分析、社群媒體互動及內容行銷等方式,行銷人員才能更有效地建立品牌形象、增進顧客關係並引導消費者決策。這不僅要求他們具備傳統行銷知識,還需要了解最新的數位科技和市場趨勢,以便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競爭力。

未來,網路行銷將持續進步,我們可以期待更多創新和變化。隨著人工智慧、大數據以及更高效的行銷工具的出現,行銷策略將變得更加精準和個性化。行銷人員需要擁抱這些改變,適應新的挑戰,才能在這股數位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。

進階閱讀:網路行銷如何做?新手起步的 6 大實戰攻略【 2025年】

About The Author

個人頭像照片

我們是智商戰編輯群,專注於分享品牌轉型的知識,洞察新時代的MarTech工具,通過輔導幫助品牌實現再成長。

More From Autho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