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ies 行銷百課

便宜又大碗:產品定位與理性決策的巧妙結合

「便宜又大碗」的消費者理性決策?

在台語中,「便宜又大碗」代表了消費者尋求高性價比的期望。理性的消費決策,是應該把市場所有選項都列出,這一點是電商上最容易做到的事,只要透過關鍵字搜尋,找出所有上架符合條件的商品,價格可以由低到高排序,一下子就能找到便宜又大碗的商品,但這僅限於同品牌同型號的商品,如果是不同品牌的話,這個程序變得複雜,因為品牌會努力做出差異化的商品,即使乍看之下無差異,通常仍是有細微不同,除非是找同一家代工。

一般消費流程從起心動念開始:需求/動機->資訊搜集->比較決定->下訂購買->購後分享,行銷人的施力點主要在資訊搜集與比較決定。通常行銷人透過訊息與內容的曝光,讓消費者可以「察覺」到,然後產生「興趣」,進而去「搜尋」更多內容,進而產生購買「行動」,最好還能「分享」給其它人。

雖說是理性,其實通常是「有限理性」,畢竟想要找齊所有商品,比較所有價格,常常會耗費太多時間與成本,所以通常在購買期限內,去比較熟悉的電商上研究一下,就趕快下決定購買。但該有的比較與權重仍是需要,例如:品牌、尺寸、價格、功能、保固、售後服務等,每個人心中的權重都會不太一樣,導致最後的選擇也不一樣。


為何精確的產品定位能助理性消費?

在追求「便宜又大碗」的同時,消費者其實也依賴「產品定位」來簡化選擇。產品定位幫助品牌在市場中佔據獨特位置,並強調特定的品牌價值和特色。理性決策不僅僅是比價,消費者還會考量品牌的獨特性,這也就是「產品定位」和「理性決策」的交匯點。

消費者通常透過品牌傳遞的產品定位來進行篩選,從而減少選擇的複雜性。例如,具有明確定位的高品質產品,即使價格略高,消費者依然會認為它具有更高的性價比。這種品牌定位幫助消費者在理性決策時,將更多權重放在品質、功能、保固和售後服務上,而不僅僅是價格。


如何讓品牌成為理性選擇的首選?

要在眾多商品突圍而出,最好要有獨特的銷售主張(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, 縮寫為USP),如果商品是有差異化,USP不難產生,但要長久卡住一個位置,就需要定位(Positioning),美國行銷管理專家賴茲(Al Ries)跟屈特(Jack Trout,或稱特勞特)在其著作《定位》與《行銷大師法則》等書中主張第一名才會被記得,所以要當第一名,只要能喊出自己是什麼領域的第一名,然後與品牌連結,甚至品牌成為代名詞,就能給消費者下單的理由,簡化繁雜的決策。定位這個名詞在五十年間已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行銷人,雖然現代的行銷管理教科書,通常將定位解釋成「價值主張」,但同時間,也更普及定位這個名詞。

在決策中,第一名具有強大威力,例如在台灣的汽車市場,Toyota長年高居第一名,成為許多人買車的不二選擇。

延伸閱讀
跟豐田TOYOTA學品牌經營!
如何運用AI打造品牌產品定位與行銷新機會


搶占先機:第一名的產品定位優勢

許多人認為第一名是第一個開創市場的品牌,但有人認為這是倖存者偏誤,因為真的第一開創者可能早就不存在於市場,所以世人就把倖存的第一名當做開創市場的人。

開創一個全新的「產品類別」,其實是需由消費者認同,所以有些品牌以為自己開發出一個全新類別,可以變成第一名,結果消費者的心中還是歸屬在舊的類別,例如三層衛生紙、四層衛生紙是否在消費者是新類別?所以消費者認為真正全新類別,才會進入「慢想」,例如電動汽車、電動機車、LED燈。

延伸閱讀快思與慢想:從兩種消費決策模式看忠誠度


結論:產品定位如何讓「便宜又大碗」的理性決策更明智?

便宜又大碗是理性嗎?對消費者而言,「便宜又大碗」的理性消費行為不僅僅是追求低價,還需要結合產品定位的價值考量。在這樣的理性決策中,產品定位協助消費者在眾多選擇中快速辨別符合需求的品牌和產品,減少比較成本,讓最終選擇更具價值。

About The Author

個人頭像照片

橫跨工學、商學與傳播三大領域,探究數據所有的一切:從資料、資訊、知識到智慧,再從傳播、情報、賽局到策略。致力以智慧洞悉問題根本,定策略決勝企業未來。歷經資訊科技與品牌行銷兩種職涯,融合成為行銷科技(MarTech)人,成為跨領域的最佳橋樑。

More From Author